健身行业研究报告
2020-11-14 17:08:39
健身行业研究报告_经济/市场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。健身行业研究报告 主讲人:万佳情、徐慧敏、周玉岩 目录 行业概况 投资价值分析 发展前景 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概况 ?健身行业的概念 ?我国健身行业的起源与发展 ?近年国内健身行业的发展一览
健身行业研究报告 主讲人:万佳情、徐慧敏、周玉岩 目录 行业概况 投资价值分析 发展前景 我国健身行业的发展概况 ?健身行业的概念 ?我国健身行业的起源与发展 ?近年国内健身行业的发展一览 ? 健身行业的概念: 健身行业是汇集各种健身项目于一体,为顾客提 供健身场地、健身器材、健身顾问等完整的健身服务, 以获取盈利为目的的行业、在国内国外主要以健身俱 乐部的形式出现。 ? 我国健身行业的起源与发展 体育健身娱乐市场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发展阶段 现 代意义上的健身娱乐市场起源于19世纪末、20世纪 初的西方社会。我国健身娱乐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大 体上走过了两个阶段: 一是起步阶段(1979-1992)。这一阶段整体上处 于育种和萌芽时期,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规模很小, 市场运行也不规范。市场供给主体主要是各级体育 场所,市场消费主体主要是改革开放中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群, 消费方式除少部分高薪阶层是固定的习惯性消费外,主要还是 零星的尝试性消费。从地域上看,这一时期健身娱乐市场主要 集中在东部发达省份的大中城市,中西部除省会城市之外基本 上没有健身娱乐市场,即使有也是有场无市。 二是起飞阶段(1993年至今)。1992年发表了重要的 南巡讲话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颁布了《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的决定》,1993年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为贯彻小平讲话精神和 中共中央的《决定》,在广东中山召开的全国体委主任会议上 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我国的体育产业。在这样的形势下, 我国体育健身娱乐市场进入了起飞阶段,市场规模迅速扩大, 市场运行也日趋规范。从市场供给主体看,这一阶段最大的变 化就是非国有资本大量进入健身娱乐市场,这一时期健身娱乐 企业不仅在数量上有快速的增长,在质量上也有所提高。 从消费人群看,这一阶段我国城镇居民的体育健身娱乐消 费开始朝着大众化、普及化方向发展。从地域看,这一时 期体育健身娱乐市场出现了东中西部梯度发展的新格局。 全民健身日 是中国为了纪 念北京奥运会而从 2009 年开 始设立的一个纪念日,日期 为北京奥运会开幕日 8 月 8 日。 2009年1月 7日,中国国务院 作了《国务院关于批准设立 “全民健身日”的批复》, 从法律上确立了“全民健身 日”作为国家级体育节日的 地位。 ? 国内健身行业一览 2007年GDP国际排行表和中国近年来GDP增长率 2000~2007年之间中国GDP增长率呈现增长的趋势,2007年是一个增长率 小高峰,之后GDP增长率呈现的是下降的趋势,如图所示的2006年到2007 年之间的俱乐部数量相比2007~2009和2009~2001增长更快。GDP的增长是 影响健身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。 2015中国城市一周健身数据 西安 20% 18% 16% 天津 15.2% 西安 11.4% 杭州 18.7% 西安 17.9% 成都 14.5% 杭州 14,.% 21.9% 北京 14.9% 成都 21.9% 14% 12% 10% 8% 6% 4% 2% 0% 周一 周二 周三 北京 8% 杭州 北京 9.4% 上海 7.6% 13.7% 杭州 13.2%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中国城市一周健身详细表 周一 上海 北京 杭州 西安 成都 南京 15.1% 8.0% 14.3% 13.4% 12.8% 12.5% 周二 14.6% 13.8% 18.1% 11.4% 14.8% 14.6% 周三 15.6% 14.9% 15.9% 17.9% 14.5 15.5% 周四 12.6% 9.4% 14.1% 13.2% 12.6% 13.9% 周五 7.6% 14.9% 8.6% 9.8% 9.2% 8.3% 周六 17.2% 16.3% 13.7% 21.9% 16.3% 18.4% 周日 16.4% 15.9% 13.2% 13.7% 16.8% 16.5% 天津 15.2% 17.7% 17.2% 12.3% 7.8% 18.1% 14.6% ? 中国城市一周健身分析 就北京和上海两座大城市来分析: 北京健身与限号相关,夜上海周五不健身。北京周一健身人数最少, 只占一周健身总人数的 9%,周四健身人数次之,占比10%。根据数据 提取时间内北京车辆限行情况分析,可以发现北京人健身与车辆限行之 间密切相关。数据提取时间内,北京周四限行尾号为3和8。在北京,尾 号为8的车辆数最多。每逢限行3和8,停车位都比其他时间更好找。至于 为什么周一健身人数更少,这与周一是一周工作的开始有关。北京公司 多选择周一开例会,手头一堆工作选择去健身的自然就少,而且北京周 一也是雷打不动的晚高峰大堵车,工作加路况或许让健身的热情大打折 扣。与北京不同的是,上海周五健身人数最少,占比8%。上海上世纪 便因夜生活文化丰富而得名“夜上海”,现在也不遑多让。周五对上 海人来说是一周最大的节日,每到晚上,上海酒吧、KTV等 娱乐场所爆满,人们聚餐约会,健身早已抛之脑后。 周六是各城市健身人数最多的一天,其中北京周六健身 人数占比21%;上海所占比例为19%。针对不同城市一周健身 时间分布进行分析可以发现,除北京外,其他城市周五健身 人数皆为一周最少。 在健身方式选择上,对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上海、成都等南方城市对游泳这一健身课程更为 喜爱,选择这一课程的人数占比均在50%以上;而北京、天津等北方城市选择器械课程的健 身人士更多,占比达到60%~70%。以上抽取数据时间段处在夏天,课程选择呈现以上特 点应与南北方气候相关。除器械、游泳外,瑜伽在课程选择中占比位列前三。北京健身人 士有19%选择瑜伽,上海选择瑜伽的健身人数所占比例为24%,此外,其他城市瑜伽健身 人数占比均在20%左右。报告人员表示,“报告中抽取的数据是在夏天,到秋冬天气时, 瑜伽课程应会反超游泳,甚至有望于器械争夺最受欢迎课程。” 二、投资健身市场的可行性 ? 一、健身市场的效益分析 ? 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,健身这个日益庞大的市场 将会产生巨大效益,同时给成功的投资者带来巨 额回报。投资增多、竞争激烈,单个性或非规范 性的经营不仅难于获取利润,甚至不无血本无归 的担忧;而同时,以品牌优势进行健身俱乐部加盟 连锁、指导健身俱乐部的经营将会获取更多机会。 国际研究资料表明,连锁经营的成功率高达90%以 上。 2009--2014年健身行业产值情况(亿元) 2009年 2010年 691.26 817.81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968.25 1068.25 1176.04 1272.28 ? 二、健身市场有效需求充足 ? 健身健美运动在国外有200余年的发展历史。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,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, 我国体育健身产业蓬勃发展,健身俱乐部的数量 和规模都有大幅度提高,健身俱乐部的数量成几 何式增长。 ? 在申奥成功之后,我国的健身业迅猛发展。2003 年的SARS疫情并没有阻碍健身热潮的升温,反而 为健身观念的传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2004 年国内年轻的健身品牌同国外知名的健身品牌在 中国这个健身处女地上展开了紧锣密鼓的“圈地 运动”,2004年我国刮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“健 身风暴”,大大小小不同级别的俱乐部纷纷开张, 连锁俱乐部不断壮大,2004年我国的健身市场开 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。 ? 三、专业健身机构供不应求 ? 随着近年来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享受式消 费逐年增长,城市中白领阶层的大量涌现,带着 各种需求的人们纷纷加入健身俱乐部,感受着新 鲜时尚的健身方式。城市居民用于个人健身的消 费每年以30%的速度递增,明显高于全球20%的平 均速度。 ? 目前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、直观的、分散的 室外健身,他们需要有专业的场地、专业的器械、 行之有效的锻炼效果以及有组织的、有专业教练 指导的健身,渴望得到更多的健身知识、健身指 导,专业健身机构的需求量随之增多。 ? 据初步统计,我国现有大小健身机构八千余家, 按全国人口12亿计,人均健身机构拥有量为每 15000人才拥有一家健身机构,与澳大利亚等发达 国家每30人拥有一个健身机构相比,还存在很大 距离。 2016年中国健身器材十大品牌 ? ? ? ? ? 1、舒华 2、英派斯 3、乔山 4、汇祥 5、好家庭 6、万年青 7、奥瑞特 8、康乐佳 9、英吉多 10、铁人 舒华股份有限公司 创立时间:1996年 董事长:张董 发源地:福建省泉州 市线家 舒华股份有限公司, 健身器材十大品牌, 创建于1996年,福建 省著名商标,福建省 名牌产品,集健身器 材的研发、生产制造、 营销推广、品牌运作 为一体的规模化、多 元化生产型企业集团 ? 舒华(中国)有限公司是一家集产品研发、生产制造、营销推 广、品牌运作为一体的外商独资健身器材企业。企业以“传播 健康、造福人类”为己任,以“健身精品、舒华缔造”为制造 理念,以市场为导向、以用户需求为目标、全面为用户量身定 做、提供最佳解决方案。目前产品开发有四大系列四百多个品 种:适用于大、中、小型专业健身俱乐部配置的有氧器材、力 量器械、综合训练器等二百四十多款;适用于家用、商用的各 种跑步机、健身车等几十款;室外健身器材适用于公园、广场、 社区等全民健身工程路径二百二十多款。全国各大中城市遍布 了舒华七百多个销售网点,并配套设立了密集的服务网点,派 驻经验丰富的安装、维护人员,及时高效地为用户提供高效、 专业、个性化的服务。 2009至2014年健身俱乐部增长情况 3650 2930 2009年 2014年 ? 因此,即使在健身俱乐部快速增长的情况下,仍 不能满足人们对专业健身机构的需求。 三、健身行业发展前景 ? 说道健身的需求, ? 毫无疑问大家首先会 想到肥胖人士,随着 时代的发展,人们收 入逐渐提高,对于营 养的摄取也越来越充 足,从而导致了肥胖 人数的疯狂增加。 1975年至今,全球肥 胖男性比例翻了三倍, 肥胖女性也增加了一 倍多。 男性 100% 90% 80% 70% 60% 50% 40% 30% 20% 10% 0% 1975 2016 100% 90% 80% 女性 偏瘦人数 体重正常 人数 肥胖人数 70% 60% 50% 40% 30% 20% 10% 0% 1975 2016 偏瘦人数 体重正常人 数 肥胖人数 有研究发现,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。其 中,中国的男性肥胖人数约为4320万人,女性肥胖人数约为 4640万人,高居全球第一。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,人们越来越意思到肥胖对于身体的危 害,而与健身相比,其他诸多瘦身方式都有很大的缺陷,例如 药物瘦身容易对身体造成更大的损伤,抽脂瘦身让人难以接受 的同时也极易反弹,节食瘦身容易引起厌食症等病症等等。 所以我认为,作为一个被公认的健康有效的瘦身方法——健 身,将会越来越受到推崇。 其二,说到对于健身的需 求,我们还应该知道一个 词叫做亚健康,这是一个 前几年很火热的词,这个 词语被广泛运用于上班 族,高级知识分子和企业 管理者。 中华医学会曾对33个城 市,33万各个阶层人士做 了一次随机调查,调查的 结果是近乎70%的人处于 亚健康状态,恰巧健身又 是对接触大部分亚健康状 态行之有效的方法。 亚健康人群学历分布 小学 初中 高中 职高/专科 大学本科 研究生及以上 从上饼图可以看出,有一 定学历者更容易处于亚健 康状态,因为其毕业工作 一般是脑力劳动繁忙的工 作,而且由于就业形势不 好,不高不低的学历更容 易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, 但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的 是这些人的具有不小的消 费能力,他们有能力付出 一定的金钱进行健身 国家政策对于健身行业的倾斜与整顿 此外对于健身行业,国家近年也给与了大力支持,中 国政府网公布了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 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》,《意见》指出,要加快政府 职能转变,进一步简政放权,并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 家战略,把体育产业作为绿色产业、朝阳产业培育扶 持,破除行业壁垒、扫清政策障碍。 但同时国家也开始整顿健身行业,加强对于健身行业 的要求,并且将健身房划分为五个星级,每个星级的 评定都十分严格,也开始要求健身房人员必须持证上 岗,这些动作将会扫清了一些行业中劣质人员,有助 于行业发展。 零门槛时代的不再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曾经健身行业中健身房的零门槛 现象对于健身行业的打击,有一位健身房的老板这 样说过:“有钱就能开健身房,然后就会在器械和装 修上争取会员,但是市场的容量有限,最后导致价 格战。”而价格战使得健身房利润越来越低,甚至收 不抵支,最终导致的就是健身房里跑步机前要排队 了,浴室设备失修,服务下降,会员的利益得不到 保障,会员便会离开,然后健身人少了,健身房为 了生存就必须继续降价吸引那些还在的顾客,从而 导致了整个行业的恶性循环,这也就是为什么以前 健身行业的低迷,所以我们有理由认为国家提高健 身行业的门槛将会让这个行业复兴。 健身行业的利润 说一千道一万,我们还是得靠利润说话,首先来看一个例 子。汤兴旺,一个普通的大学创业者,在毕业两年后,先 后创立4个健身俱乐部,完成了从零资产到百万资产的转 变,而且现已经接受了中国名牌健身公司舒华的注资。 健身房行业属于健身行业的基层,随着国家对其的支持和 整顿,健身房利润的逐步增加,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和准备 进入这个行业,从而带动了上层其他公司的发展,使得整 个行业发展一片光明。 所以,对于一个需求巨大,发展前景较好, 利润高,而且拥有巨大的市场空白的行业, 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看好!有什么理由不参与 进去!有什么理由不去投资它们!